刘梦霏 Felania

刘梦霏 Felania

兼容并蓄:游戏作为电子文化遗产的定位和价值

兼容并蓄:游戏作为电子文化遗产的定位和价值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千乐。”子曰。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当下倍受关注的文化现象和话题。我们如何创新游戏世界,从“游于戏”升华到“游于艺”“成于乐”?日前,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腾讯文化产业办公室主办的“游于艺 戏于技 荣于融——‘探寻游戏创作规律,推动网络文艺融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论坛现场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谢力,腾讯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赵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副主任冉茂金、彭宽,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由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新发现》主编严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悦笛,芒果超媒副总经理、芒果TV副总裁郑华平,国广星空视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王明轩,文艺界、学术界、产业界、游戏界专家学者曹小卉、王小磊、孙世前、刘梦霏、孙佳山、刘瑾、孙怡、李昊勇、杨峰、黄秋丽、张韩腾等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文联机关各部室、各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中国文艺评论网等新闻媒体及部分游戏爱好者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主题是“探寻游戏创作规律,推动网络文艺融通发展”,通过围绕“容”(兼容并蓄推动文艺创新发展)、“融”(文化科技融合下的创作变革)和“荣”(文艺跨界发展,构建繁荣生态)三个议题和“游戏模式转型与内容升级之路”展开研讨。

论坛现场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中国文联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谢力致辞:


谢力在论坛上表示,网络游戏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正逐渐成为我国文化海外输出的重要形式。网络文艺的繁荣发展加快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为中国文艺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全新通道,同时也肩负起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的重任。游戏成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的文化产品形态,具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巨大潜力;游戏是新兴的竞技项目,可以引导成为青少年受众集体荣誉感、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荣誉感的重要承载。同时,架构师、建模师等新的群体也不断参与到文艺创作中,来自游戏领域的新文艺群体规模越来越大。这些有益探索也是文联在新时代结合深化改革进展和具体工作实际,团结联络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新文艺群体,开创工作新局面、更好履职尽责的重要抓手。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是中国文联信息化建设职能单位,在中国文联党组领导下,大力推进服务平台建设、传播手段创新、数据资源整合等工作,积极构建“网上文艺之家”大平台和“网上文联”工作新格局,为建设文艺行业新媒体宣传主阵地、建设网络空间文艺主阵地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网络文艺内容创新研发的探索者、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融合发展的推动者,致力于网络文艺创作和精品传播,开展高品质网络文艺原创产品研发,在加强网络文艺传播阵地建设和扶持引导网络文艺内容创作生产方面展开系列探索实践,积极搭建网络文艺领域产学研用政对话对接平台。

腾讯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赵治致辞:

游戏是先进技术应用与整合的文化产品形态之一,是文化科技融合的极佳载体,腾讯作为中国智能互联网企业,将“文化+科技”作为公司重要战略,有责任与社会各界深入合作,以新技术、新形式、新内容推动这一融合的进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作为游戏行业从业人员和文艺工作者,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心,新的主导技术和文化样态必将凭借更大的优势,更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迈向文化版图的核心领域。借用未来学家麦格尼格尔的观点:游戏是21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游戏化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趋势,将成为塑造未来的一个主要平台,成为中国文化实现赶超的重要机遇。我国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迅速,自2006年以来,中国网络游戏出口规模已经涨了30多倍,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出口达到96亿美元,成为中国文化出口的主力军。腾讯公司希望通过和故宫、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及更多平台探索利用游戏技术推动网络文化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上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游戏评论家严锋,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国广星空视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王明轩,中华电子游戏研究协会理事刘梦霏围绕议题“‘荣’——兼容并蓄推动文艺创新发展”进行发言。

游戏的文字性与文学的游戏性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游戏评论家

在媒介融合时代,需要从跨媒体的视角来更深刻的认识媒介发展的趋势。从文学角度看游戏,从游戏的角度看文学,可以互通互“荣”。他详细分析了《仙剑奇侠传》《太吾绘卷》《荒野大镖客》《俄罗斯方块》等游戏与文学的发展关系。怎样把理性和感性结合,把外在的规范性和内在的愉悦结合,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文化需要思考的问题,游戏和文学的融合会给我们更多启示。

作为艺术的游戏

何弘,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

作为文学研究者、资深高段位玩家,他认为论坛主题体现了对游戏全新的认知。游戏不单是Game,更应是Play。他提到参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活动(详戳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时,一篇文章谈到网络文学的游戏逻辑,分析了网络文学深层的内在质地和其遵循的游戏逻辑,同时,建构起网络生存一代与网络文学的精神关联,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日益深化。他相信具有交互性、超文本、沉浸感、体验性的网络游戏一定能够成为互联网时代崭新的文艺形态,为文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游戏如何承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使命

王明轩,国广星空视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他认为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传输,如干柴与烈火的结合,推动游戏成为超越工业文明、基于信息文明的文化形态和载体。美国好莱坞、百老汇文化的兴起有经济大规模文化支撑,技术发展和兴起契机等,他预判游戏也将是中国文化兴起和输出的重要载体。从文化的发展脉络、文化的哲学角度思考游戏,不带任何偏见,希望把真正中国文化传播出去。

兼容并蓄:游戏作为电子文化遗产的定位和价值

刘梦霏,中华电子游戏研究协会理事

她认为把游戏放在更深厚的文化土壤里面进行讨论才是对游戏的清醒的社会认知的开始。重新界定游戏、提升游戏素养,会进一步增进发挥游戏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潜力。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原文链接:专题|网络游戏里,我们如何“游于艺”?_中国作协

  • 0